提示
按市监局要求,所有园区商户均需上传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信息,向用户展示,谢谢配合!

买好钢 · 享实惠 · 够省心

首页 > 钢铁百科 > 百科分类 > 钢铁问答 > 控制冷却各阶段的冷却目的和冷却方式如何选择?

按字母顺序浏览 全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控制冷却各阶段的冷却目的和冷却方式如何选择?

控制冷却各阶段的冷却目的和冷却方式如何选择?

        控制冷却的重要目的之一是通过控制冷却能够在降低材料韧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强度。控制轧制特别对改善低碳钢、低合金钢和微合金钢材的强韧性最有效。对于高温终轧的钢材,轧后处于奥氏体完全再结晶状态,如果轧后慢冷、空冷'则变形奥氏体晶粒将在冷却过程中长大,相变后得到粗大的铁素体组织。由于冷却缓慢,由奥氏体转变的珠光体粗大,片层间距加厚。这种组织的力学性能是较低的。对于低温终轧的钢材,终轧时奥氏体处于未再结晶温度区域,由于变形影响使Ars温度提高,终轧后奥氏体很快就相变,形成铁素体。这种在高温下形成的铁素体成长速度很快。如果轧后采用的是慢冷,铁素体就有足够的长大时间,到常温时就会形成较粗大的铁素体,从而降低控制轧制细化晶粒的效果。

        对于高碳钢和高碳合金钢轧制后控制冷却的目的则是防止变形后的奥氏体晶粒长大,降低以致阻止网状碳化物的析出量和降低级别,减小珠光体球团尺寸,改善珠光体形貌和片层间距,从而改善钢材的性能。

        由此看来,控制冷却钢材的性能取决于轧制条件和冷却条件。轧材冷却之前的组织状态取决于控制轧制工艺参数,而控制冷却的条件(如开轧温度、冷却速率、终轧温度等)对相变前的组织和相变后的相变产物、析出行为、组织状态都有影响。因此为获得理想的控制冷却钢材的性能,就要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很好地结合起来。一般可把轧后控制冷却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一次冷却、二次冷却和三次冷却(空冷)。三个冷却阶段的冷却目的和要求是不同的。


  • 浏览次数:900
  • 编辑次数:1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2016-02-29 16:07:01

历史记录

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采购确认函
询价单通知
新订单来了! 请尽快确认订单 马上确认
供应商已修改并确定订单 请重新确认订单信息 查看详情